会员风采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会员风采

欧阳文亮:人琢玉,玉亦琢人

添加时间:2016-4-18 15:31:32    浏览:

  人物档案

  欧阳文亮,1983年生,河南人。现为揭阳市玉器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、河南沈丘玉器商会副会长,中国玉雕高级技师、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。擅长碧玉、白玉雕刻。2005年创办玉雕工作室,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玉雕工艺美术人才。

财神。

  平平安安。

  笑口常开。

  三羊开泰。

  □陈冰虹

  他少小离家,以特有的坚忍、勤奋和坚持不懈,在举目无亲的异乡开创自己的一片艺术天地。十几年来,他坚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创作天赋和创业胆识,他的作品,独特新颖;他的个性,也浸染了玉的温润平和。他就是扎根揭阳的河南籍玉雕师傅欧阳文亮。

  异乡学艺,用实力证明自己

  1999年,欧阳文亮16岁,初中未毕业,他就背起行囊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到天津打工。“小时候觉得读书很没劲儿,想学一门手艺,但又不知道学什么。”欧阳文亮告诉记者,去天津后,厨师、修车、建筑等他都学过,但每一样都学不长,或是因为没兴趣,或是因为太辛苦。2000年,亲戚见他几番周折后仍一无所获,性格又比较内向,于是介绍他到安徽学习玉石雕刻。欧阳文亮与玉石的缘分便始于此。

  “刚开始当学徒是不能立刻雕作品的,一般从开料、割石、打杂这些最基本的工种做起。”欧阳文亮介绍说,在安徽时,他学雕的是大佛,一件料子四五十公斤,最重的有100多公斤。谈起学艺经历,欧阳文亮不免感叹辛酸。“料子太重,有时候根本搬不动,天气冷的时候磨得手都烂了。”加上他比较忠厚老实,除了要做好分内事,一些没人想做的、最辛苦的工作,也都落到他身上。“当时想着吃点苦,表现好些,或许师傅会多传授点技艺给自己。”后来,欧阳文亮知道有机会到南方学做小件玉器,便积极争取。2003年,20岁的他满怀期待跟着师傅来到揭阳,然而由于生活、语言的差异,艰难的适应过程又一次让他陷入困境。“再次面对新的环境,且没技艺没资本,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。当时我就暗下决心,要加倍努力,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,用行动和作品去证明自己。”满怀着对玉雕的热情和执着,欧阳文亮不断挑战自己,用行动诠释着对这门艺术的理解,用实力征服了别人挑剔的眼光。欧阳文亮说,16~20岁是他目前为止最艰难的一段时期,但现在回想起来,反而觉得是成长路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磨练,让他的人生价值,在雕琢中逐渐充实,让他青涩的梦想,在磨砺中愈加清晰……

  实现梦想,为艺术勇往直前

  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哪天实现了呢。欧阳文亮告诉记者,从打工开始,他便怀揣着一个梦想,就是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当上老板。这个藏在心里多年的梦想终于在2005年变成现实,也让他的玉雕人生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。跟学徒时期比起来,创业时期对欧阳文亮来说更多的是惊喜和快乐,“创业的过程当然也有苦有甜,但经过磨练,心态变好,小挫折自然就不会放在心里了。”欧阳文亮笑着说,琢玉如琢人。如今的他已能明白,当人们在雕琢玉石的时候,其实也在不知不觉间磨去内心的浮躁与急性,磨平自己的棱角,改变自己的思想和秉性,使年少轻狂变得宽厚温和。“人生的历练就像玉器的成形过程,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坚守与毅力,没有忍受被雕凿的痛苦,不能成为一块真正璀璨耀目、价值连城的宝石。”

  从不懂玉,到了解玉、爱上玉,在欧阳文亮的人生中,陪伴他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的“知己”便是他此生用心经营的玉雕事业。谈及玉雕事业的发展,欧阳文亮有自己的认识:“玉雕师对玉的理解不同,其作品创作的水平也就有所不同。一名优秀的玉雕师,除了追求雕工的精益求精,还要善于交流、善于反思,才能不断开拓创新、与时俱进。”他表示,虽然实现了当老板的梦想,但玉雕艺术学无止境,他仍要向许多前辈、年轻人学习。他认为市玉器产业协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,市场低迷时,更不应懈怠,而是要多交流学习,抓住“练兵”机会,养好兵、磨好刀,在机遇到来时,才能一马当先,创造佳绩。“我相信揭阳玉器市场的低迷行情是暂时性的,随时都会出现发展的好机会,而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。”欧阳文亮自信地说。